適當休息提升效率 

你也許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工作之後,用了更長時間來休息,以為「長時間工作、長時間休息」的模式,可以令工作更有效率之餘,又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休息。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根據一些科學家的研究,若延長工作時間,每工作一小時所需的休息時間也會延長,變為原來的二倍、四倍甚至八倍,因而做事效率不升反降。

以下幾種分配休息時間的方法,可以讓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中,休息一下腦袋,提升工作效率。

 

在學習之間安排休息

在學習或工作之間安排休息是十分重要的。假如你決定一天要學習三小時,但卻不能好好安排學習中的休息時間,那麼即使多給你學習三個小時,也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學習時應該妥善分配休息時間,避免太長的持續工作時間。在需要長時間工作時,一定要為自己安排好幾段休息時間,例如學習三十分鐘後,安排休息十分鐘,這樣,除了舒緩疲勞和厭倦感之餘,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高。

 

保持間隔學習

根據研究顯示,一般人只能持續高度集中精神約二十分鐘至二十五鐘。這段時間雖然不長,但若能好好利用,遠比長時間不停工作或學習來得有效。就拿平日溫習做例子,若對某課內容每天溫習兩次,每次花二十分鐘至二十五鐘左右,連續進行十天,效果就較持續溫習十小時來得好。要增進學習效果,保持間隔學習是十分有效的。當你以後安排讀書或工作時間表時,千萬記著「一天讀十小時,不如分十天每天讀一小時」。

 

在休息時轉變心情和氣氛

在學習或工作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因為遇到一些解決不到的難題,感到情緒低落,專注力難以集中,打斷了個人學習的進度。遇到這些阻礙時,千萬不要氣餒,可以嘗試稍作休息,並利用休息時間作適當的轉變,重新振作精神。

轉變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轉變心情。例如,利用十幾分鐘至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看場喜劇電影、笑話書,放鬆一下心情。第二種是轉變工作氣氛。例如,離開工作地方一會,不用很長的時間,也無需找很寬敞的空間,大概五到十分鐘也可以,讓繃緊的腦袋放鬆一下,便能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