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科 新課程簡介(1999)
(摘自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小學課程綱要 -- 數學科 (小一至小六) 2000 》)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課程組織

1. 學習範疇
   小學數學科課程的學習內容共分為五個學習範疇:「數」、「圖形與空間」、「度量」、「數據處理」和「代數」(見下表)。

    第一及第二學習階段的學習範疇和學習內容概覽表:

    範疇


    (N)

    圖形與空間
    (S)

    度量
    (M)

    數據處理
    (D)

    代數
    (A)

     

     

     

    •整數

    •數的性質

    •分數、小數和百分數

    •計算工具

    •立體圖形

    •線

    •平面圖形

    •角

    •方向

    •貨幣

    •長度

    •時間

    •重量

    •容量

    •周界

    •面積

    •體積

    •速率

    •統計

    •概率

    •代數符號

    •方程

   在設計各範疇的學習重點時,會將相關的內容編組成不同的學習單位,再依據學生的認知發展,由淺入深,由具體至抽象,將每單位的內容採用螺旋式細分為學習重點。讓學生先學習數學的基本概念,然後逐漸增加深度和闊度。這樣,學生便可以學習運用數學的知識進行觀察、思考及解決問題。

   為了擴闊學生的視野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課程綱要內建議了一些增潤項目,供教師因應學生的能力、興趣和時間作選擇;教師亦可以選用其他教材作增潤項目,或揀選一些單位作進一步的探討。由於增潤項目屬選修性質,故此建議不列入考試或測驗範圍內。

2. 時間分配
   本科建議的教學節數,包括教育電視課,一學年共上課
160 節。為了協助教師編排教學進度,本綱要提供了各範疇的教學節數建議。由於各單位內容的多少及深淺程度不同,每個單位所建議的教節亦有所不同。教師可根據學校及學生的需要,調節每個單位的教學節數。為了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教師需要有較充裕的時間作不同的課堂活動,因此,每年級均預留約 10% - 16% 備用課節,教師可利用這些備用教節作為教授增潤項目、進一步探究某單位或調節教學進度的用途。

    各範疇的時間分配:

    圖形與
    空間

    度量

    數據
    處理

    代數

    備用
    課節

    課節
    總數

    227
    (47.3%)

    74
    (15.4%)

    97
    (20.2%)

    24
    (5.0%)

    0
    (0%)

    58
    (12.1%)

    480
    (100%)

    193
    (40.2%)

    61
    (12.7%)

    78
    (16.2%)

    45
    (9.4%)

    33
    (6.9%)

    70
    (14.6%)

    480
    (100%)

    總計

    420
    (43.8%)

    135
    (14.1%)

    175
    (18.2%)

    69
    (7.2%)

    33
    (3.4%)

    128
    (13.3%)

    960
    (100%)

    *佔課數總數的百分數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學習重點 (第一及第二學習階段:小一至小六)

一年級上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IN1
10以內的數 

1. 通過數數、讀數和寫數,認識1-10。
2. 認識順數和倒數。
3. 認識單數和雙數。
4. 以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件的多少。
5. 認識數的基本組合:I-10。

20

1N2
20以內的數

1. 通過數數、讀數和寫數,認識11-20。
2. 認識序數和基數。
3. 認識數的基本組合11-18。

備註:
1. 18以內各數的基本加減組合 ─ 即兩個一位數的組合。 例如:
         9 + 8 = 17,   I7 - 8 = 9
         8 + 9 = 17,   17 - 9 = 8
   在此階段只作口算練習,及以圖像記錄。
2. 序數 -- 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基數 -- 用來表示事物的數量。
   無須提及「序數」和「基數」二詞。

15

1N3
基本加減

1. 認識加法和減法的基本概念。
2. 口算18或以內加法和減法。
3. 以橫式記錄18或以內加法和減法。
4. 通過減法認識零。
5. 探究加法和減法的關係。
6. 通過實例發現加法交換性質,例如
     2 + 3:3 + 2
   無須提及「加法交換性質」一詞。

25

範疇:圖形與空間

1S1
立體圖形(一)

1. 直觀地認識立體圖形。
2. 把立體圖形分類成柱體、錐體和球體。

10

範疇:度量

1MI
長度和距離(一)

1. 認識長度和距離的概念。
2. 直接比較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3. 以自訂單位比較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4. 選擇合適的自訂單位進行量度。

備註:
當學生掌握量度長度的概念後,應鼓勵他們先估計後量度。

6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一年級下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1N4
100以內的數

1. 通過數數、讀數和寫數,認識1-100。
2. 認識個位和十位的概念。
3. 進行每兩個、五個和十個一數。
4. 估計物件的數量。

10

1N5
加與減(一)

1. 進行兩個位以內的加法,包括進位。
2. 認識直式的計算方法。
3. 進行三個數的連加。
4. 進行兩個位以內的減法,但不包括退位。
5. 解答簡易應用題。
6. 估計計算結果。

備註:
1. 加法結果應少於100。
2. 解答簡易應用題時,學生無須寫敘述句。

18

範疇:圖形與空間

1S2
直線和曲線

1. 認識直線和曲線。
2. 直觀地辨認直線和曲線。
3. 用不同方法製作直線和曲線。

3

1S3
平面圖形

1. 認識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及圓形。
2. 直觀地辨認各種平面圖形。
3. 直觀地辨別正方形及長方形。
4. 用不同方法製作平面圖形。備註透過觀察立體圖形認識平面圖形。

12

範疇:度量

1M2
香港通用的貨幣(一)

1. 辨認香港的流通硬幣。
2. 讀出商品的標價牌。
3. 通過活動學習使用硬幣。

備註:
1. 無須涉及找贖。
2. 可讓學生知道一角又稱一毫。
3. 在閱讀標價牌時,無須提及小數位值。(即 $2.50讀作二元五角)

10

1M3
長度和距離(二)

1. 認識使用公認單位的需要。
2. 認識「厘米」(cm)。
3. 以「厘米」為單位,量度及比較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4. 以「永備尺」估計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5. 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量度。

備註:
鼓勵學生先估計後量度。

7

1M4
時間(一)

1. 認識「時」。
2. 以「時」報時。
3. 認識一星期內各天的名稱。
4. 認識一年有12個月。
5. 讀出月曆的「年」、「月」、「日」和「星期」。

備註:
以鐘面報時。

8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二年級上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2N1
三位數

1. 通過數數、讀數和寫數認識三位數。
2. 認識百位的位值。
3. 進行每五十個、百個一數。
4. 估計物件的數量。

6

2N2
加與減(二)

1. 進行三個位以內的加法,包括進位及三個數連加。
2. 進行兩個位以內的減法,包括退位。
3. 解答簡易應用題。
4. 估計計算結果。

備註:
1. 加法結果應少於1000。
2. 解答簡易應用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寫敘述句。

12

2N3
基本乘法

1. 認識乘法的基本概念。
2. 編寫乘法表(0-10)。
3. 進行基本乘法運算。
4. 通過實例發現乘法交換性質,例如:
      2 x 3 = 3 x 2
  「乘法交換性質」一詞無須提及。
5. 解答簡易應用題。

20

範疇:圖形與空間

2S1
立體圖形(二)

1. 直觀地辨認角柱和圓柱。
2. 直觀地辨認角錐和圓錐。
3. 直觀地認識面。
4. 把各種立體圖形分類。
5. 製作立體圖形。

8

2S2
角(一)

1. 認識角。
2. 認識直角。
3 .比較角的大小。
4. 用不同的方法製作角。

4

範疇:度量

2M1
長度和距離(三))

1. 認識使用較大量度單位的需要。
2. 認識「米」(m)。
3. 以「米」為單位,量度及比較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4. 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量度。
5. 選擇合適的單位記錄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6. 以「永備尺」估計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備註:
1. 鼓勵學生先估計後量度。
2. 以單名數記錄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8

1M4
時間(一)

1. 認識「時」。
2. 以「時」報時。
3. 認識一星期內各天的名稱。
4. 認識一年有12個月。
5. 讀出月曆的「年」、「月」、「日」和「星期」。

備註:
以鐘面報時。

8

2M2
時間(二)

1. 認識「分」。
2. 以「時」和「分」報時。
3. 以「分」為單位,量度活動所用的時間。
4. 以「小時」(h)和「分」(min)報告活動所用的時間。
5. 認識一天有 24 小時。
6. 認識「上午(a.m.)和「下午」(p.m.)的概念。
7. 以「上午」、「下午」、「正午」和「午夜」報時。
8. 認識每月的日數。
9. 認識「平年」及「閏年」的日數。

備註:
1. 以鐘面及數字鐘報時。
2. 「上午」可寫作(a.m.),「下午」可寫作(p.m.)。有些數字鐘以 AM 及 PM 顯示上午及下午。

9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二年級下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2N4
四位數

1. 認識千位的位值。
2. 每五百個、千個一數。

4

2N5
加與減(三)

1. 進行三個位以內的減法,包括退位。以加法作驗算。
2. 進行加減混合計算,每題不超過兩步運算。
3. 解答簡易應用題。
4. 估計計算結果。

13

2N6
基本除法

1. 認識除法的基本概念一等分和包含。
2. 進行基本除法的計算,包括有餘數的算題。
3. 認識乘和除的關係。
4. 解答簡易應用題。備註:無須提及「等分」和「包含」二詞。

20

範疇:圖形與空間

2S3
四個主要方向

1. 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 用指南針測方向。

4

2S4
四邊形(一)

1. 認識一些常見的四邊形,包括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及菱形。
2. 分辨正方形及長方形的相同及不同之處。
3. 用不同的方法作四邊形。

9

範疇:度量

2M3
香港通用的貨幣(二)

1. 辨別香港通用的貨幣。
2. 讀出商品的標價牌。
3. 進行通用貨幣的換算。

9

2M4
重量

1. 認識重量的概念。
2. 直接比較物件的重量。
3. 以自訂單位量度及比較物件的重量。
4. 認識使用公認單位的需要。
5. 以「克」(g)或「公斤」(kg)為單位,量度及比較物件的重量。
6. 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量度。
7. 選擇合適的單位記錄物件的重量。

備註:
1. 當學生掌握量度重量的概念後,應鼓勵他們先估計後量度。
2. 以單名數記錄重量。
3. 克和公斤是質量單位,本來不應把它們稱為重量單位,但考慮到一般的日常語言習慣,建議暫時不提及質量這名稱。

8

範疇:數據處理

2D1
象形圖(一)

1. 以排列方式比較三類或以上物件的多少。
2. 閱讀及討論簡單象形圖。
3. 採用「一個圖形代表I個單位」的表示法製作象形圖。

6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三年級上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3N1
五位數

1. 認識萬位的位值。

4

3N2
加與減(四)

1. 進行四個位以內的加減。
2. 解答應用題。
3. 估計計算結果。

9

3N3
乘法(一)

1. 進行一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計算。
2. 進行一位數與三位數的乘法計算。
3. 解答應用題。
4. 估計計算結果。

10

3N4
除法(一)

1. 用短除法進行基本除法計算。
2. 進行除數一個位,被除數兩個位的除法計算。
3. 進行除數一個位,被除數三個位的除法計算。
4. 解答應用題。
5. 估計計算結果。

備註:
可鼓勵學生用短除法進行較簡單的除法計算。

15

範疇:圖形與空間

3S1
平行和垂直

1. 認識平行線。
2. 用不同的方法製作平行線。
3. 認識垂直線。
4. 用不同的方法製作垂直線。

3

3S2
四邊形(二)

1. 認識平行四邊形的簡單特性(兩對對邊平行,兩對對邊長度相等)。

6

範疇:度量

3M1
長度和距離(四)

1. 認識使用比「米」較大的量度單位的需要。
2. 認識「公里」(km)。
3. 以「公里」為單位,比較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4. 認識使用比「厘米」較小的量度單位的需要。
5. 認識「毫米」(mm)。
6. 以「毫米」為單位,量度及比較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7. 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量度。
8. 選擇合適的單位記錄物件的長度和物件間的距離。

備註:
1. 鼓勵學生先估計後量度。
2. 以單名數記錄物件的長度和物件問的距離。

10

3M2
時間(三)

1. 認識「秒」。
2. 以「時」、「分」和「秒」報時。
3. 以「秒」(s)為單位,量度活動所用的時間。
4. 以「小時」和「分」、「分」和「秒」報告活動所用的時間。

備註:
1 .鼓勵學生估計活動所用的時間。
2. 以鐘面及數字鐘報時。

7

範疇:數據處理

3D1方塊圖

1. 閱讀及討論方塊圖。
2. 製作方塊圖:
   a. 搜集資料,並製作頻數表(例如,用符號
     「正」字記數);
   b. 採用「一格代表1個單位」的表示法製圖;
   c. 討論所製成的方塊圖。
3. 觀察方塊圖,估計數據的平均值。

6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三年級下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3N5
四則運算(一)數

1. 認識和應用小括號於混合計算中。
2. 計算混合算式題,包括:
   a. 乘和加;
   b. 乘和減。
   (每題不超過兩步運算。)
3. 解答加減、乘加和乘減混合應用題。
4. 估計計算結果。

備註:
應用題包括貨幣的計算。

16

3N6
分數(一)

1. 認識分數作為整體的部分及一組物件的部分。
2. 認識分數與 1 的關係。
3. 比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數的大小。

10

範疇:圖形與空間

3N6
角(二)

1. 認識銳角和鈍角。
2. 比較角的大小。

5

3S4
三角形

1. 認識三角形的簡單特性。
2. 認識一些特別的三角形,例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不等邊三角形。
3. 製作三角形。

10

範疇:度量

3M3容量

1. 認識容量的概念。
2. 直接比較容器的容量。
3. 以自訂單位量度及比較容器的容量。
4. 認識使用公認單位的需要。
5. 以「升」(L)或「毫升」(mL)為單位,量度及比較容器的容量。
6. 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量度。
7. 選擇合適的單位記錄容器的容量。

備註:
1. 升的符號可為 'L' 或 'l';毫升可為 'mL' 或 'ml'。
2. 當學生掌握量度容量的概念後,應鼓勵他們先估計後量度。
3. 以單名數記錄容量。

10

3M4
時間(四)

1. 認識「24小時報時制」。
2. 用「24小時報時制」報時。
3. 認識「24小時報時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5

範疇:數據處理

3D2
棒形圖(一)

1. 閱讀及討論簡單捧形圖,並認識縱軸及橫軸。
2. 製作棒形圖:
   a. 用「一格代表 1 個單位」的表示法製圖;
   b. 用「一格代表 2、5或10 個單位」的表示法製圖;
   c. 討論所製成的棒形圖。
3. 觀察棒形圖,估計數據的平均值。

12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四年級上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4N1
乘法(二)

1. 通過實例發現乘法結合性質,例如:
   (3 x 2) x 5 = 3 x (2 x 5)
2. 用乘法交換及結合性質進行乘法速算,例如:
   2 x 8 x 5 = (2 x 5) x 8
3. 進行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計算。
4. 進行兩位數與三位數的乘法計算。
5. 解答應用題。
6. 估計計算結果。

備註:
無須提及「乘法結合性質」及「乘法交換性質」二詞。

10

4N2
除法(二)

1. 進行除數兩個位,被除數兩個位的除法計算。
2. 進行除數兩個位,被除數三個位的除法計算。
3. 認識整除性,除數為 2、5 和 10。
4. 解答應用題。
5. 估計計算結果。

10

4N3
現代計算工具的認識

1. 認識現代計算工具。
2. 認識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及功能。
3. 運用計算機進行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字感。

5

4N4
倍數和因數

1. 認識倍數。
2. 認識因數。
3. 找出一個數的所有因數。
4. 探究因數和倍數的關係。

10

4N5
公倍數和公因數

1. 認識公倍數。
2. 列舉兩個數的倍數,從而找出兩個數的公倍數及最小公倍數。
3. 認識公因數。
4. 列出兩個數的因數,從而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及最大公因數。
5. 用短除法求兩數的最大公因數。

9

範疇:圖形與空間

4S1
四邊形(三)

1. 認識梯形及菱形的簡單特性。
2. 比較各種四邊形的特性。
3. 用不同的方法製作四邊形。

10

範疇:度量

4M1
周界(一)

1. 認識周界的概念。
2. 量度平面圖形的周界。
3. 計算正方形及長方形的周界。
4. 計算簡單平面圖形的周界。

備註:
在進行量度活動時,鼓勵學生先估計後量度。

11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四年級下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4N6
四則計算(二)

1. 計算混合算式題,包括:
   a. 除和加;
   b. 除和減;
   c. 乘和除。
   (每題不超過兩步運算。)
2. 計算四則混合算式題,每題不超過四步運算。
3. 解答四則混合應用題。
4. 估計計算結果。

備註:
所用的數不宜過大。

16

4N7
分數(二)

1. 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
2. 認識擴分及約分的概念。
3. 探究擴分及約分的計算方法。
4. 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答案宜約至最簡。

16

4N8
小數(一)

1. 認識小數作為分數的另一種記法。
2. 認識小數的位值概念。
3. 認識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4. 進行小數加減法計算,所用的小數只可涉及十分位和百分位,每題不超過三步運算。
5. 估計計算結果。

13

範疇:圖形與空間

4S2
圖形拼砌與分割

1. 用平面圖形進行圖形拼砌。
2. 分割平面圖形,並辨認所得的圖形。

9

4S3
對稱

1. 認識對稱圖形,並找出對稱軸。
2. 製作對稱圖。

8

範疇:度量

4M2
面積(一)

1. 認識面積的概念。
2. 直接比較平面圖形的面積。
3. 以自訂單位比較平面圖形的面積。
4. 認識公認單位「平方厘米」(cm2)和「平方米」(m2)。
5. 以「平方厘米」和「平方米」作為量度面積的單位。
6. 認識及應用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的公式。

備註:
在進行量度活動時,鼓勵學生先估計後量度。

12

範疇:數據處理

4D1
象形圖(二)

1. 閱讀及討論象形圖。
2. 製作數據較大的象形圖。
   a. 把數據作適當歸類;
   b. 把統計數字湊整;
   c. 用「一個圖形代表10或100個單位」的表示法製圖;
3. 討論所製成的象形圖。

7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五年級上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5N1
多位數

1. 認識多位數。
2. 認識近似值的意義。
3. 認識大數量的估計。
4. 認識簡略記大數的方法,用「千」、「萬」、「十萬」、「百萬」、「千萬」或「億」為記數單位。

5

5N2
分數(三)

1. 進行簡單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每題不超過兩步運算。
2. 解答簡易分數加減法應用題。
3. 估計計算結果。

15

5N3
小數(二)

1. 認識小數乘法,乘數以整數為限。
2. 認識小數除法,包括小數除以整數及整數除以整數。
3. 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
4. 進行簡易小數四則混合計算,每題不超過三步運算。
5. 估計計算結果。

備註:
答案可準確至十分位或百分位。

14

範疇:圖形與空間

5S1
八個方向

1. 認識八個主要方向。
2. 用指南針測方向。

6

範疇:度量

5M1
面積(二)

1. 認識及應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公式。
2. 計算多邊形面積。

14

範疇:數據處理

5D1
棒形圖(二)

1. 閱讀及討論棒形圖。
2. 製作棒形圖:
   a. 用「一格代表50或100個單位」的表示法製圖;
   b. 因應數據選取一格代表合適的數量製作棒形圖。
3. 閱讀及討論複合棒形圖。
4. 製作複合棒形圖,並討論所製成的圖。

8

範疇:代數

5A1
代數的初步認識

1. 用符號或字母代表數。
2. 用代數符號記錄,例如:
   小明現年 X 歲,他 10 年後是多少歲?
   記作:(x + 10)歲

10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五年級下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5N4
分數(四)

1. 進行分數乘法的計算,每題不超過兩步運算。
2. 解答簡易應用題。
3. 估計計算結果。

14

5N5
小數(三)

1. 進行小數化分數。
2. 進行分數化小數,答案可準確至十分位或百分位。
3. 通過分數化小數比較分數的大小。
4. 估計計算結果。

8

範疇:圖形與空間

5S2
立體圖形(三)

1. 認識圓錐、角錐、圓柱、角柱及球體的特性。
2. 製作正方體及長方體的摺紙圖樣。

10

範疇:度量

5M2
體積(一)

1. 認識體積的概念。
2. 直觀比較物體體積的大小。
3. 認識公認單位「立方厘米」(cm3)。
4. 以「立方厘米」為單位,量度及比較物體的體積。
5. 認識使用比「立方厘米」較大的量度單位的需要。
6. 認識「立方米」(m3)
7. 認識及應用正方體和長方體體積的公式。

備註:
在適當的時候,鼓勵學生估計計算結果。

11

範疇:數據處理

5D2
平均數

1. 計算一組數據之平均值。
2. 計算簡易應用題。
3. 估計計算結果。

5

5D3
棒形圖(三)

1. 閱讀及討論數據較大的棒形圖。
2. 用「一格代表 1000、10000 或 100000個單位」的表示法製作棒形圖。
3. 觀察棒形圖,估計數據的平均值。

6

範疇:代數

5A2
簡易方程(一)

1. 認識方程的概念。
2. 解一步計算的簡易方程,並驗算結果(只涉及整數)。
3. 用簡易方程解答應用題(只限於一步計算)。

8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六年級上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6N1
分數(五)數

1. 進行分數除法的計算,每題不超過兩步運算。
2. 解答簡易應用題,但不包括求原數。
3. 估計計算結果。

11

6N2
小數(四)

1. 進行小數乘以小數的計算。
2. 進行小數除以小數的計算。
3. 估計計算結果。

備註:
算式中的小數只可為十分位或百分位小數。

7

6N3
百分數(一)

1. 從日常生活中認識百分數。
2. 認識百分數的意義。
3. 進行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4. 進行百分數與分數的互化。

12

範疇:圖形與空間

6S1
立體圖形(四)

1. 認識立體圖形中的頂、棱和面。
2. 製作柱體和錐體的支架。
3. 探究柱體和錐體的稜和底邊數目的關係。
4. 探究柱體和錐體的頂和底邊數目的關係。
5. 探究及設計柱體的摺紙圖樣。
6. 製作角錐及角柱。
7. 認識柱體、錐體和球體的不同截面。

14

範疇:度量

6M1
體積(二)

1. 認識容量與體積的關係。
2. 用排水法找出不規則立體的體積。

14

範疇:數據處理

6D1
折線圖

1. 閱讀及討論折線圖。
2. 製作折線圖。

8

6D2
簡易概率

1. 初步認識概率的意義。
2. 用以下詞彙說出及解釋事情出現/發生的可能性:
   i. 有機會或有可能;
   ii. 沒有機會或沒可能;
   iii. 可能性很微;
   iv. 可能性很大;
   v. 肯定會。

5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六年級下學期

單位

學習重點

建議節數

範疇:數

6N4
百分數(二)

1. 解答簡單百分率應用題,包括:
   a. 求百分率;
   b. 根據百分率求出數值;
   c. 折扣。
2. 估計計算結果。

24

範疇:圖形與空間

6S2

1. 認識圓的特性及圓心、半徑、直徑和圓周。
2. 周不同的方法作圓。

4

範疇:度量

6M2
周界(二)

1. 認識圓周。
2. 探究圓周與直徑和半徑的關係。
3. 認識圓周率「π」。
4. 認識古代中國數學家如何找出圓周率。
5. 應用圓周的公式。

備註:
不著重數學家如何計算圓周率,而著重中國數學家在這方面的貢獻。

6

6M3
速率

1. 認識速率的概念。
2. 以「米每秒」(m/s)或「公里每小時」(km/h)作為速率的單位。
3. 閱讀行程圖。
4. 解答簡單應用題。備註應用題不包括追趕的計算。

10

範疇:數據處理

6D3
圓形圖

1. 閱讀及討論圓形圖。

6

範疇:代數

6A1
簡易方程(二)

1. 解兩步計算的簡易方程,並驗算結果。
2. 用簡易方程解答應用題(只限於兩步計算)。

備註:
不包括同類項運算。

15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增潤項目概覽表


單位

圖形與空間

度量

數據處理

代數

1N-E1
古代記數發展的故事

 

 

 

 

 

 

2M-E1
古代記時及計時工具的故事

 

 

3N-E1
珠算

 

 

3D-E1
幹葉圖

 

4N-E1
整除性

4N-E2
質數及合成數

4S-E1
密鋪

 

 

 

5N-E1
古代數字

5N-E2
循環小數

5S-E1
旋轉對稱

 

 

 

6N-E1
平方和平方根

6S-E1
繡曲線

6S-E2
錐體的製作

 

 

6A-E1
數型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年級

單位

學習重點

範疇:數

1N-E1
古代記數發展的故事

1. 認識古代的記數方法

範疇:度量

2M-E1
古代記時及計時工具的故事

1. 認識古代量度時間的方法。
2. 認識古代的計時器。
3. 認識使用標準時間單位的需要。

範疇:數

3N-E1
珠算

1. 用算盤記數。
2. 進行珠算加減法的運算。

範疇:數據處理

3D-El
幹葉圖

1. 閱讀及討論幹葉圖。
2. 製作幹葉圖。

範疇:數

4N-E1
整除性

1. 認識整除性,除數為 3、4、6、8、9 和 11。

4N-E2
質數及合成數

1. 認識質數和合成數。
2. 用「愛氏篩」方法找出 100 以內的質數。

範疇:圖形與空間

4S-E
密鋪

1. 認識可密鋪的圖形。
2. 用可以密鋪的圖形設計圖案。

範疇:數

5N-E1
古代數字

1. 認識中國古代數字及其記數法。
2. 認識羅馬數字及其記數法。
3. 討論阿拉伯數字的優點。

5N-E2
循環小數

1. 認識循環小數的概念。

範疇:圖形與空間

5S-E1
旋轉對稱

1. 認識旋轉對稱圖形。
2. 製作旋轉對稱圖。

範疇:數

6N-E1
平方和平方根

1. 認識平方及平方根的概念。
2. 求一個數的平方。
3. 用視察法求平方根。

範疇:圖形與空間

6S-E1
繡曲線

1. 欣賞繡曲線圖樣。
2. 製作繡曲線圖樣。

6S-E2
錐體的製作

1. 探究及設計角錐的摺紙圖樣。
2. 製作角錐。

範疇:代數

6A-E1
數型

1. 認識簡單數型如正方形數和三角形數。
2. 認識及欣賞其他簡單數型的規律。

課程組織    學習重點    增潤項目概覽表    增潤項目學習重點    目錄